波札那,又譯為博茨瓦納,正式全名為波札那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Botswana,波札那語:Lefatshe la Botswana)是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全國國境皆為乾燥的台地地形,南鄰南非,西邊為納米比亞,東北與辛巴威接壤,其國土北端只有在維多利亞瀑布附近與尚比亞接觸到些許。國土面積:660,370平方公里(世界第44名)總人口:1,765,000人(世界第145名)
賴索托王國(索托語:Mmuso wa Lesotho,英語:Kingdom of Lesotho,意思是「說話的人們」),南部非洲國家之一,1966年10月4日從英國中獨立。其國土完全被南非環繞,是世界最大的國中國家。賴索托的首都是馬塞魯。國土面積:30,355平方公里(世界第140名)總人口:約 212 5262人(世界第141名)
模里西斯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Mauritius),非洲東部一島國,位於印度洋內,西距馬達加斯加約800公里,與非洲大陸相距2200公里。是火山島。首都為路易士港,面積1,860 平方公里,人口113萬(1995年),獨立日期為1968年03月12日。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亦普遍使用,多數人講印地語和克里奧爾語,島上有不少客家人移民,亦通用客家話。居民51%信奉印度教,31.3%信奉基督教,16.6%信奉伊斯蘭教。氣候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分夏冬兩季,終年濕熱,年平均氣溫25℃。
馬拉威共和國(齊切瓦語:Dziko la Malaŵi;英語:Republic of Malawi)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南部的內陸國家,鄰接尚比亞、莫三比克及坦尚尼亞。正確位置為南緯9°45'至17°16'之間,東經32°35'-35°24'。首都里朗威,位於馬拉威的中部。國土面積:118,480平方公里(世界第98名)總人口:12,884,000(世界第67名)
莫三比克共和國(葡萄牙語:República de Moçambique)曾譯作莫三鼻給,非洲南部國家,以葡萄牙語作為官方語言、人口約有1920多萬人,1975年脫離葡萄牙殖民地身分而獨立。作為與英國並無憲制關係的國家,在1995年以特殊例子加入英聯邦。國土面積:801,590平方公里(世界第35名)
納米比亞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Namibia)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靠安哥拉和尚比亞,東連波札那,南接南非。海拔1000-2000米,乾旱少雨,屬亞熱帶、半沙漠性氣候。該國分為13個行政區和50個地方政府,首都溫得和克(Windhoek)。納米比亞1990年3月21日從南非統治下獨立。現人口約200萬。
南非共和國(南非荷蘭語:Republiek van Suid-Afrika,英語:Republic of South Africa,除南非荷蘭語、英語外,南非還有9種獲得官方地位的地方語言:祖魯語: iRiphabliki yaseNingizimu Afrika,科薩語: iRiphabliki yaseMzantsi Afrika,聰加語: Riphabliki yaAfrika Dzonga,南北索托語: Rephaboliki ya Afrika Borwa,茨瓦納語: Rephaboliki ya Aforika Borwa,恩德貝萊語: IRiphabliki yeSewula Afrika,斯威士語: IRiphabhulikhi yeNingizimu Afrika,文達語: Riphabuliki ya Afurika Tshipembe),非洲國家,有「彩虹之國」之譽,位於非洲大陸最南端,緯度自南緯22至35,經度從東經17至33。東、西、南三面分別瀕臨印度洋、大西洋和南冰洋,海岸線3,000公里。位於開普敦東南1,920公里處大西洋上的愛德華王子群島亦為南非領土。北與納米比亞、波札那、辛巴威、莫三比克及史瓦濟蘭接壤,另有「國中之國」賴索托。南非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擁有三個首都的國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為比勒陀利亞,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為布隆泉,立法首都(議會所在地)為開普敦。
辛巴威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Zimbabwe,又譯為津巴布韋),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1980年4月18日獨立建國,面積39萬餘平方公里,首都哈拉雷(Harare)。辛巴威人口約1300萬(2008年),黑人占總人口的99%,主要有紹納族(占79%)和恩德貝萊族(占17%)兩大民族。辛巴威58%的人口信奉基督教,40%信奉地方宗教,1%信奉伊斯蘭教。英語是辛巴威的官方語言,主要語言還有紹納語和恩德貝萊語。辛巴威在1980年之前原本稱為羅德西亞(Rhodesia),這名字源自於替英國在這地區建立殖民地的塞西爾·羅德斯(Cecil Rhodes)。首都哈拉雷原名索爾茲伯里(Salisbury),是羅德斯在1890年時建立的貿易集散城市。 辛巴威目前正經歷惡性通貨膨脹,其通脹率達到100500%。辛巴威總統穆加比指責西方已開發國家對辛巴威實施包括凍結援助貸款和凍結辛巴威在西方的存款和資產的經濟制裁,而這些制裁是導致目前經濟危機的最主要原因。而穆加比的反對者則認為穆加比推行的土地改革,政府對價格的控制不力,以及愛滋病流行等因素是造成當前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並稱目前辛巴威正面臨獨立以來最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