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顯示具有 非洲-中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非洲-中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中非共和國(法文:République Centrafricaine;桑戈語:Ködörösêse tî Bêafrîka)是一位於中部非洲的國家,其前身為法屬烏班基-夏利領地(Territoire d'Oubangui-Chari),是法國位於非洲的殖民地之一。身為一內陸國家,中非從西邊起依順時針方向,分別為喀麥隆、查德、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與剛果共和國所包圍。中非成立於1958年12月,初期為半自治的政府型態,並且在1960年8月13日正式宣佈獨立。首都班基(Bangui,或譯班吉)是一位於烏班基河(Oubangui)沿岸的邊境城市。國土面積:622984平方公里(世界第43名)總人口:403.8萬(2005年中估計數)(世界第123名)

剛果民主共和國Repblic of Congo


剛果民主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簡稱剛果,舊稱薩伊(Zaïre),但為了與名稱類似的剛果共和國作區別,因此又常簡稱為民主剛果或剛果(金)(中國大陸官方譯法,主要是加入其首都名稱以作分辨),中部非洲國家,首都金夏沙。面積234.5萬平方公里,1998年聯合國估計人口4920萬。民主剛果原為比利時殖民地,當時稱比屬剛果。1960年2月獨立。與鄰國同稱剛果共和國,在兩國名稱後括注首都名稱以作區別。1964年8月1日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71年10月27日改國名為薩伊共和國,1997年5月17日,朗·卡比拉領導的剛果解放民主力量同盟的武裝部隊攻佔首都金夏沙,宣布就任總統,並恢復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至今。

喀麥隆共和國Cameroon


喀麥隆(法語:Cameroun;英語:Cameroon)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共和國,首都雅溫得。她與奈及利亞,查德,中非共和國,剛果共和國,加彭,赤道幾內亞接壤,毗鄰幾內亞灣。 1961年,原法屬喀麥隆和英屬喀麥隆合併為「喀麥隆聯邦共和國」,1972年改名為「喀麥隆聯合共和國」,1984年起名稱改為「喀麥隆共和國」。喀麥隆政局比較穩定,農業,公路、鐵路和石油工業穩步發展。國土面積:475,440平方公里(世界第52名)總人口:15,746,179人(世界第60名)

加彭Gabon


加彭,中非國家之一,與赤道幾內亞、喀麥隆、剛果共和國相鄰,緊鄰幾內亞灣。2006年12月17日,加彭國民議會選舉投票正式開始。加彭民主黨獲得120個席位中的81席,加彭人民聯盟、加彭爭取民主和發展聯盟分別獲得8席和4席。[2]2007年1月25日,新政府產生,讓·埃耶格·恩東仍出任總理一職。
國土面積:267668平方公里(世界第76名)總人口:138.4萬(2005年中估計數)(世界第150名)

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 Guinea


赤道幾內亞(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Guinea Ecuatorial),中部非洲西部的國家之一。2005年人口約為504000人。國土面積:28051平方公里(世界第144名)

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Sao Tome and Principe


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葡萄牙語:São Tomé e Príncipe)位於非洲中西部幾內亞灣,由聖多美島、普林西比島和附近一些礁、嶼組成。面積996平方千米。人口12.2萬,約90%居住在聖多美島。居民主要是班圖人,還有混血種人和印度人,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原為葡萄牙殖民地。1975年7月12日獨立,成立民主共和國。兩島都是火山島,相距150多千米。屬熱帶雨林氣候。